根據新一輪宜昌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年),宜昌中心城區將形成“沿江帶狀多組團”的空間布局結構,城市主要沿長江城鎮聚合帶布局,形成沿江分布、垂江拓展的發展格局。
當前,宜昌正處在跨越發展的黃金十年、關鍵五年。隨著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戰略深入實施,三峽后續規劃、武夷山區域發展規劃和湖北全面實施“一元多層次”戰略體系,這些重大機遇正在宜昌產生疊加效應,也為宜昌加快發展、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撐。
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樂成在昨日的宜昌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闡述了宜昌邁向現代化特大城市的一系列步伐。通過建設宜昌新區實現城市規模倍增
報告摘錄:全力打造建設用地100平方公里的宜昌新區
解讀人:市住建委主任張立新
按照總體規劃,“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的基本建設范圍是指從夷陵區的小溪塔經西陵區、伍家崗區到?V亭區、到白洋工業園區,再加上點軍區。“宜昌新區”包含在“200平方公里”范圍內,主要是指江北的東站片區及江南的點軍片區。在江北,主要由火車東站向土門及柏臨河方向發展,約有60平方公里的建設用地;在江南,主要由點軍的五龍向橋邊、紫陽方向發展,約有40多平方公里的建設用地;江南、江北由在用的夷陵長江大橋、在建的廟嘴長江大橋和規劃中的伍家崗長江大橋進行有機連接。報告摘錄:加快完善新型城鎮體系解讀人:市住建委主任張立新
當前,宜昌要實現中部崛起戰略,建設世界水電名城、長江中上游區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現代化特大城市的目標,第一位的,就是加快完善城鎮體系。
宜昌的城鎮化體系,應該是一個統籌發展、共同發展的區域性綜合發展戰略。要通過以下兩個聯動來實現。一個是中心城區和宜都、當陽、枝江、秭歸、長陽組成的“一主五副”間的聯動,形成長江和香溪河、沮漳河、清江、漁洋河流域“一帶四廊”的城鎮發展空間格局;一個是實現城鄉聯動,在大力拓展中心城區城市骨架時,繼續推動宜居村莊、農村社區等建設,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報告摘錄:以道路建設引導城市開發,重點建設跨區、跨組團、內外通聯的城市快速路
解讀人:市住建委主任張立新
中心城區要迅速拓展,實現省委、市委提出的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框架目標。這個目標中,醉主要的是拓展“大骨架”。根本措施,就是通過建設快速路迅速構建城市骨架,明確城市發展邊界。
今年,市住建委正抓緊準備,計劃年內開工建設東岳二路(廟嘴長江大橋-翻壩高速)、東山四路(發展大道-三峽機場)、花溪路(宜古路-東山四路)三條骨干快速路;抓緊研究江南一路(東岳二路-宜昌長江公路大橋),適時開工建設。
東岳二路建成后,往東北方向連接廟嘴長江大橋,經西陵二路及延伸段(規劃建設高架橋),連接東山四路,經土門、三峽機場再到白洋;往西到橋邊;往東南方向,通過規劃建設中的江南一路往宜都方向延伸;在艾家向北通過規劃的伍家崗長江大橋與花溪路相連,穿過生物產業園,接東山四路,延伸至小鴉公路,連接宜巴高速,形成封閉、快速的城市交通動脈環線。
這四條快速路建成后,把五大中心城區有效連接起來,再配以相應的城市主干道,200平方公里的城市骨架框架就搭建起來了。
據介紹,城市快速路類似高速公路。宜昌的快速路主要為雙向六車道,基本沒有紅綠燈,時速在60-80KM/H,并通過全互通及分離式立交與其它道路相連。屆時,將極大緩解宜昌城市交通壓力。新建道路160公里,開工建設新博物館報告摘錄:產城共育、統籌推進,打造宜昌城市新標志解讀人:市規劃局局長夏文翰
這是未來城市發展一個新的理念,城市發展過程中,共同培養產業同步發展,城市各項功能達到一個綜合平衡,沒有產業就沒有就業,不是建設一個空城,而是建設一個有經濟活力的、有就業崗位的、有豐富生活的一座城市。
同時,要建成骨干道路160公里。主要是指主干道及其以上的道路,包括快速路、城市主干道,主要在城區新區里,連通城市各個區域之間的道路,如東山四路、東岳二路等。
報告摘錄:統籌規劃慢行系統、綠道系統及微循環系統
解讀人:市規劃局局長夏文翰
這是一個新的提法,和綠道系統有共同的特征。“慢行”是將來的一種生活方式,即現在提倡的一種“慢生活”,如城市里健身的步道、散步的游道和城郊公園等。慢行系統將為居民日常鍛煉和休閑提供一種安全、健康、舒適的交通方式,主要以休閑和鍛煉為主。
而微循環系統,則是指城市內部的支路網,也就是小街小巷,一個城市光有干道不行,還需要很多小支路把干道串聯起來,就像人體的毛細血管一樣,毛細血管不通,整個城市的交通也不會通暢。報告摘錄:開工建設新博物館、規劃展覽館等解讀人:市規劃局局長夏文翰
今年開工的三個公共設施:位于點軍區的奧林匹克運動中心,位于東站片區的新博物館和規劃展覽館,預計在下半年(第四季度)開工。
與此同時,行政服務中心、大劇院、美術館、音樂廳等項目還在研究當中。年底前,建成“大宜昌”一小時交通圈
報告摘錄:加快市域交通路網建設,積極構建“大宜昌”一小時交通圈。開工建設香溪長江大橋,加快推進白洋長江大橋前期工作。確保宜巴高速宜昌段基本建成,開工建設伍家崗至龍泉、龍舟坪至五眼泉等一級公路。
解讀人: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馬宏彥
宜都至五峰漁洋關一級公路建成通車后,宜昌至五峰車程將由原來的4至5小時縮短至1.5小時左右,將極大方便市民出行,促進五峰經濟發展;2013年年底前,宜巴高速宜昌段基本建成后,宜昌至興山的距離也將由原來的4小時左右,縮短至1.5小時左右。屆時,宜昌與周邊縣市的“大宜昌”一小時交通圈宏偉藍圖也將基本實現。
香溪長江大橋預計在2013年年底之前動工,預計投資20億元,3年內基本建成。
目前宜昌范圍內在建的所有高速公路,預計將在五年內全部建成通車。到那個時候,宜昌將真正成為全國交通樞紐城市,北部呼和浩特、西部的成都重慶都可經宜昌通江達海。
★宜都、當陽、枝江按照20萬人口中等城市的標準,統籌規劃,擴容提質。
★支持縣域中心鎮發展,每個縣市建成1-3個綜合實力突出、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健全、特色鮮明的中心鎮或特色鎮。
★3-5年內,實現市郊和建制鎮周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全覆蓋,建成100個示范宜居村莊。
★完成農村清潔能源入戶工程3萬戶。
★解決農村10萬人以上的飲水安全問題。
★新建100公里二級公路,建設300公里縣鄉公路、1000公里村級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