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政協認為盡早制定建設“鄂西生態文化保護區”規劃,是推進這一戰略的重要工作。為此組織以專委會為基礎,委員為主體的深入調研,形成多份重量級調研建議和報告。三峽大學武陵民族研究院院長黃柏權委員提出“關于組織申報‘鄂西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議”,認為宜昌所在的鄂西地區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都十分豐富,開發潛力很大。市旅游局副局長屈家喜委員提出“關于發展宜昌三峽國際旅游的幾點建議”,指出宜昌旅游業發展受大交通制約,如何留住游客、引導消費,特色旅游產品缺乏等都是問題。濮建新等委員聯名提出“關于積極開展‘關愛三峽、感受三峽’旅游對口支援活動的建議”,著力向國內外宣傳推介宜昌旅游資源,不斷提升宜昌旅游業支柱產業地位……
宜昌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織為期一個多月調研,醉終給市委市政府提出《關于加快發展旅游產業的若干建議》調研報告,建議編制山水特色城東生態新區規劃,宜居、宜業、功能齊全;以人為本重點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重點研究公交快速路的建設規劃等。其中一系列建議目前已被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之中。
宜昌市政協主席李泉倡導并親率委員和有關部門負責人三赴重慶,積極促成鄂渝區域間“三峽庫區政協聯誼會”。聯誼會堅持每年召開一次,目前已經舉辦第四屆,這一形式標志三峽庫區區域性協商議政已成常態化、制度化,已成為兩地政協與政府職能部門同堂議政、服務發展要務的重要形式。兩地政協對大三峽旅游問題相互協商,共為黨委政府積極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