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葉落。位于夷陵大道的西陵小區里種了大量銀杏、柚樹、石榴、冬青等植物,以前每到秋冬季節,保潔員每天都得早起掃落葉。從今年冬天開始,這個小區實行落葉保留制度,模擬自然生態小區美景。
落葉景色雖美,但掃與不掃曾是一個兩難問題。以往,小區居民晨練人數多,不清掃會混雜垃圾,每日都掃得一塵不染。“落葉是不該掃走的文化。”小區居民仇業紅說,小區雖然干凈了,但少了情趣,無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也不符合落葉歸根的自然規律。今年,西陵小區進行環境整治,將主干道加寬,鋪設路沿石,防止水土流失和綠地損壞。中心花園鋪裝天然石塊,使黃土不露天,并推行落葉保留制度,在盡可能保護小區環境的前提下,允許堆放銀杏、楓樹、梧桐等植物落葉,待落葉開始枯萎積灰、漸失觀賞價值時,再將其清掃。
保潔員掃地,只掃垃圾,落葉被小心地保留了下來。短短幾天后,西陵小區呈現了一幅從來沒有過的美景:空中,秋葉與秋果共掛枝頭;地上,金黃的、鮮紅的落葉鋪成了一條燦爛的地毯。在紅葉黃葉堆積的小區中心廣場上,居民們唱歌、跳舞,拍攝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