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歷時兩年的外部整體改造及內部裝修布展,宜昌革命烈士紀念館以嶄新面貌對外開放,市民可免費前往參觀,緬懷革命先烈。
昨日上午10點,記者第一時間進入修繕一新的宜昌革命烈士紀念館。在大廳中央,是紀念館的“鎮館之寶”——1949年解放宜昌部隊留下的兩面布滿血跡的戰斗旗幟。大廳內的展區,按歷史時間為序,分為五個單位:
1.黨的創立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1921年-1927年);
2.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1937年);
3.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1945年);
4.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949年);
5.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49年至今)。
各展區運用大量圖片、文獻資料和歷史實物,突出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宜昌革命史,詳細介紹了宜昌自黨組織建立至全境解放及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歷史事件以及夏明翰、趙一曼、錢瑛、張自忠、何東旭等重要歷史人物和著名烈士。
據悉,新館共展出著名歷史事件22件,著名烈士及革命人物104位,圖片223幅,文物310件,文字資料3余萬字,陳展面積1200平方米。同時結合觀眾參觀需要,增加了報告廳、自飲水等設施和音響、花圈等多項便利服務。
與改造前相比,現在的烈士紀念館無論從展館面積、館區設施、展品陳列、配套服務都有了極大豐富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