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區簡介
長陽丹水漂流景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長陽縣高家堰鎮太史橋,屬高家堰丹水風景區景點之一,同三峽旅游區為鄰。丹水發源于三國時期吳公領兵進西南的跌馬坡,全長80公里,在上游有一紅巖泉,“天陰欲雨,輒有赤氣上升”故丹水。是清江的醉大支流。要不是長陽5A級景區清江畫廊名聲在外,丹水有可能稱為長陽醉美麗的景點之一,事實上美麗的丹水至今沒有完全開發出來。
丹水漂流景區因絕壁峽谷、碧水茂林、根藝盆景而美艷四方;因土家歌舞、民間故事、家庭旅館而一路激情;因滬蓉高速、318國道、323省道與景區相連而極其便捷。有詩人形容丹水漂流景區:“漂亮的河,古老的溪;峽谷的樣板,制氧的天地;奇峰絕壁連天接,野花奇樹遍地綠;土家風情滿眼景,激情漂流歌一曲。”
丹水,一條美麗、靈性又充滿詩意的河流。
丹水為清江北岸支流。據清同治《長陽縣志》記載,因上游作坊溝注入處紅巖泉“天陰欲雨,輒有赤氣上升故名。發源于長陽賀家坪鎮南天門南麓跌馬坡,流經賀家坪、高家堰、黃家坪等地,于津洋口東南象鼻咀匯入清江,是長陽縣境內清江的醉大支流。長66.7公里,流域面積548平方公里。河水清澈,兩岸巖石陡峭、奇石林立。
沿著318國道,順著丹水河上行,沿途將看到湖北根藝盆景一條街、丹水漂流和五爪觀風景區。
丹水漂流,始于1995年,是中國第一家利用自然河道進行漂流項目,有“華中第一漂”的美譽。丹水漂流的誕生,不僅填補了中國江河漂流的旅游空白,帶動了全國漂流項目的蓬勃興起,同時,也帶來了土家長陽可觀的旅游收入,到2002年,丹水漂流共接待游客達6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過10億元,曾以日接待游客1萬多人而聲譽遠揚。
2003年,因滬蓉高速、宜萬鐵路、忠武天然氣、川氣東輸等“四大通道”經過高家堰,支援滬蓉高速、宜萬鐵路、忠武天然氣、川氣東輸等“四大通道”建設,該項目因而停業。
丹水漂流停業。隨著工程的結束,高家堰黨委政府隨著國家重點工程的竣工,宜昌市長陽縣組建了丹水風景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資1000萬元復建景區公路,招商引資,組建了“長陽丹水風景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巨資整治河道,硬化公路,增添設施,使景區面貌煥然一新。
丹水漂流作為中國漂流的起源地,一經回歸旅游市場,就得到廣大旅游愛好者的青睞,首先得益于“丹水漂流”這張老品牌。雖然丹水漂流從2004年起因國家重點建設而停營,但其風光獨秀的景色、魅力獨具特色的玩項、驚險浪漫的旅程、方便快捷的交通都給人以永遠的回味。2011年丹水旅游伴隨國家工程竣工開業后,自然喚起了重享品牌服務的記憶,全國各地數十家旅行社爭相推薦丹水旅游、代理丹水旅游。截至5月中旬,丹水旅游已在全國11個大中城市成立了營銷中心。其次,四大主題活動的火熱進行,也為丹水旅游一天天火爆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丹水漂流重啟現場,中國著名指書家、趣詩奇人姜祚正現場指書回文詩:“水丹漂流漂丹水,歌山醉人醉山歌。”中國故事家徐榮耀現場創作《丹水漂流》:“藍藍的天上白云漂,白云下面山在跑,漂啊漂呀搖啊搖,心潮逐浪高。男人一路心跳,女人一路尖叫,丹水漂流一河笑,沖浪樂淘淘。”
沉寂多年的丹水漂流重返旅游市場。去年,丹水漂流接待游客兩萬多人,實現門票收入100萬元。
2011年工程完工后重新啟動,丹水漂流景區完善了上、下水碼頭、漂段,停車場等配套設施,為廣大游客提供了更加愉悅的漂流感受。
滬渝高速越境而過,景區距高速接口僅1公里,318國道、323省道在景區交匯,距武漢市354公里,距宜昌城區和長陽縣城均只有34公里。宜昌城區長途客運站至景區的直達班車每20分鐘一趟,長陽縣城直達景區的班車每1小時就有一趟。
走進丹水,就是進入奧陶紀地質公園,進入植物王國和動物天堂,投入一個古老、神秘民族的懷抱。玩轉丹水,吸一口鮮活氧氣,脫一身疲勞倦意;接一句山歌,品女嫁男娶;喊一聲號子,踏浪漂流東去。
丹水漂流被荊楚網旅游頻道授予“醉浪漫漂流獎”的美譽,并于6日在景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
票價說明
乘車路線
丹水旅游攻略
-
長陽“丹水竹海”本月開建
記者昨悉,長陽高家堰鎮萬畝丹水竹海項目本月開建,預計用五年初步建成。屆時,竹海將成丹水旅游的一張嶄新名片。地處清江丹水風景區的長陽高家堰鎮,有26.5萬畝
-
丹水漂流的十大特色
中國自然河漂流的起源地--丹水漂流,因驚險刺激的水上運動與滿眼如畫的山水風光有機組合而馳名天下。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