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5年,夷陵區將重點實施培育一批拔尖人才、創造一批精品佳作、推出一批文化品牌、開發一批特色產品、建好一批研究基地的“五個一批”文藝工程,推進文聯會刊由紙質出版向數字出版轉變、民間文化由靜態保護向活態傳承轉變、產業發展由文化創意向產業項目實施轉變、基地建設由組織體系建設向硬件設施配套轉變,著力把夷陵建設成為文化特色鮮明、文化內涵豐富、文化效益顯著的“湖北省文化生態保護區”。
夷陵區將繼續推介下堡坪民間故事、宜昌絲竹、長江峽江號子、薅草鑼鼓等重點“非遺”民間文化品牌,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挖掘推介民間故事、民歌、民樂、民間舞蹈、民間戲劇等民間藝術,形成“一鄉一品”文化品牌創建格局。支持龍頭企業、鄉鎮政府圍繞柑橘、茶葉、白酒、奇石、根雕、盆景、飲食等等產業打造特色文化長廊,建設文化產業園區。同時,以盤古、黃牛、軍事、峽江治水和民間等5個文化研究基地為抓手,實施創意文化戰略,策劃一批文化旅游對接項目,促進文化創意與資金、市場主體對接,以文化創意產業帶動整體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夷陵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工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繁榮文化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把打造一臺精品戲、拍攝一部電視劇、唱響一首地方歌、振興一個歌舞團、推出一批民間藝術之鄉的文化工程納入全區工作規劃,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以來,作家、書法、攝影、影視、音樂、舞蹈等協會會員激情創作,推進了夷陵文藝事業的大繁榮,長江峽江號子、薅草鑼鼓、民間故事、宜昌絲竹等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5年多來,夷陵區共出版個人文學專著5部,男子群舞《爺爺的大山》獲湖北省第十一屆“楚天群星獎”金獎,紀錄片《走進山楂樹之戀》榮獲中國廣播電視紀錄片金獎,下堡坪、霧渡河、等鄉鎮分別榮獲“湖北省民間故事之鄉”、“湖北省民歌之鄉”、“湖北省民樂之鄉”,劉德方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故事家”和“下堡坪民間故事代表性傳承人”。該區在樂天溪鎮興建奇石文化長廊,榮膺“中國觀賞石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