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春茶旅游節在漁洋關鎮青崗嶺生態茶園拉開大幕。品茗茶、賞茶藝、體驗傳統手工制茶技藝,可品、可賞、可玩,讓各地來賓感受土家茶鄉風情,眾多別具魅力的土家茶文化活動,也吸引當地眾多群眾和游客觀看關注。“推進產業大融合,打造生態茶業鏈”是五峰長期以來的既定方略。五峰縣委書記陳華介紹,五峰近年來把茶產業作為第一支柱產業和第一品牌來打造,優化資源配置,積極推進茶產業供給側改革,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漫山遍野的茶葉,早已成為當地群眾致富的“綠色銀行”。宜昌人才網
據統計,目前全縣茶葉面積20.5萬畝,年產量1.94萬噸,茶農鮮葉收入達4億元以上,茶葉實現農業產值8.34億元,茶業綜合產值達到20億元。茶葉產量和產值位居全國產茶縣前列。
同時,五峰憑借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獨特的土家茶文化,“全國無公害茶葉示范縣”、“中國名茶之鄉”和“2016年度全國十大魅力茶鄉”,“古茶道”等金字招牌,以茶為媒,積極推進茶旅融合、文旅融合,對茶產業休閑旅游進行深度開發,2016年成功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1億多元。
如今,五峰茶產業成百姓增效益致富的“綠色銀行”。截至2016年底,該縣茶葉種植面積20.5萬畝,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億元。五峰地屬湖北省鄂西南武陵山區,素有土家茶鄉之稱,是國內醉古老的茶葉產區,但也是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五峰更是湖北省宜昌市扶貧開發重點縣。(宜昌人才網 http://www.yichangrc.com/)在政策帶領下實行茶旅模式后,縣8個鄉鎮、4.2萬農戶、13.4萬人從事茶葉行業,目前年產量1.94萬噸,茶農鮮葉收入達4億元以上。
目前,五峰在全國率先探索茶葉輕基質穴盤苗生產技術,采用“工廠化”模式繁育茶樹種苗,同時得利于便利的交通,適宜的自然環境,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五峰更是選擇從本地群體種茶園中培育出3個省級無性系茶樹良種。五峰茶葉目前已有2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名牌農產品、2個國家地理標志、7個湖北名牌產品、5個省級著名商標,以其高質優茶在國內收獲良好口碑。
“五峰著力打造茶葉特色小鎮,形成茶旅融合發展大格局,力爭茶葉基地面積達到25萬畝,規劃到2020年,力爭茶葉市場交易額達到20億元以上,全縣涉茶總產值達到60億元以上。”當地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