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宜昌東站,兩名“老外”也來趕黃金周的熱鬧,他們準備徒步游覽三峽。 本報記者王康明 攝
據統計,10月1日—7日,宜昌市共接待游客137萬人次,同比增長33%,實現旅游總收入7.1億元,比去年 “十一”黃金周增長39.7%,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再創歷史新高。
部分景區單日接待量創記錄
4日,天氣晴好后,景區游客猛增。三峽大壩景區單日接待量再創新記錄,10月4日達到2.65萬人次。三峽人家接待1.6萬人次,三峽曉峰接待1.3萬人次,均創景區單日接待量新高。
據宜昌市假日辦統計,全市主要景區接待情況為:三峽大壩10.41萬人次,增長4%;三峽人家7.39萬人次,增長28.7%;清江畫廊8.79萬人次,增長19.8%;三峽大瀑布6.09萬人次,增長29.6%。
自駕游成短線游主流
隨著自駕車的增多,景區交通和接待條件逐步完善,今年短線自駕出游再度升溫,自助一日游、二日游產品成為絕對主流。
統計顯示,“十一”期間,三峽人家、曉峰等景區接待自駕游人次達到游客總數的80%,景區沿線農家樂生意火爆。西陵峽口“十一”接待散客人數超4萬,占總接待人數的84%,其中以省內、市內的自駕游為主,學生游也占相當的比例。
省外游客增長迅猛
今年“十一”黃金周,清江畫廊景區客源范圍進一步擴大。游客主要從武漢等“1+8”城市圈,輻射到北京、上海、江蘇、重慶、湖南、河南、河北等地,湖南常德、河北石家莊、河南南陽、駐馬店等地旅行社組織大量團隊來旅游。
西陵峽口風景區團隊有近一半是省外游客。在三峽人家等景區,省外河南、湖南、河北等省份游客穩居省外市場的前三位。
游客消費人均近千元
記者從西陵峽口風景區了解到,“十一”期間,雖然門票收入仍然是風景區醉大的收入來源,但是在總體旅游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已經下降到50%左右,景區的住宿、餐飲等旅游配套行業的收入增長明顯,超過150萬元。順達國旅總經理朱光英介紹,外地游客在宜停留時間仍以1天多為主,人均花費近千元,同比有一成左右的漲幅。
宜昌人出游花費逐年增加
這個假期,出游的宜昌人也不少。記者從城區多家旅行社了解到,鳳凰、成都、海南、北京均是境內游熱線。出境游方面,港澳游、臺灣游、歐洲游醉為火爆。中國國旅(宜昌)國際旅行社公民游中心總監王焱介紹,在她印象里,目前宜昌游客旅游時的購物花費在3000-30000元左右,近年來呈逐年增長態勢。
國慶七天宜昌旅游吸金7.1億



更多>同類新聞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