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運河文化遺存
運河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伴隨著運河的發展變遷,農耕文明、手工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在拱墅留下了眾多歷史烙印,孕育出極富運河特色的地域文化,內涵豐富。
所以,拱墅的博物館很多,還都是國家級的,除了綜合性的運河博物館,還有專業性的刀剪劍、扇、傘、工藝美術四大博物館。拱墅區將整合這些博物館資源,充分發揮北新關、江墅鐵路公園陳列館等文化遺址功能,把拱墅打造成為“沒有圍墻的博物館”。
運河申遺,全省有14個運河遺產點被選入大運河申遺“立即列入項目”,其中杭州段有7個入選,拱墅占4個,是杭州乃至浙江參與大運河申遺的核心 區段。接下來,拱墅就將著力改善洋關、富義倉、運河歷史街區、通益公紗廠舊址等遺產點的周邊環境,全方位展示遺產點的真實性與完整性。
而在運河沿岸,每一個碼頭都是一個生動的故事,每一爿老廠都有一段難忘的記憶。因此,拱墅區已經啟動了運河拱墅段碼頭河埠文化庫存普查、挖掘工作,推進運河沿線橋、塔、寺、碼頭的保護性開發,串聯起這些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明珠,建設運河文化帶。
培育運河文化名人
草營8號、湖墅運河文化研究小組、拱宸橋地書協會、和睦非遺文化傳播團、大關草根名人團……拱墅大地上,文體團隊已成燎原之勢,其中涌現出了杭州火花收藏第一人許明明、X光片剪紙創始人鄭榮山、地書達人謝新彪等一大批具有影響力的運河文化名人。
在未來,拱墅區將重點引進熱心參與拱墅發展的文化名人,為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智力支撐。積極發現和培養民間文化骨干,推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一定影響的拱墅本土文化名人,鼓勵非遺文化傳人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展現運河文化的魅力,讓拱墅獨特的地域文化走得更遠。
同時,拱墅還將設立運河文化研究院,聘請國內外一流的運河文化專家,開展運河文獻的收集、整理、研究與利用,重點研究運河拱墅段的文化變遷。加強運河文化網站建設,打造運河主題圖書館,豐富運河文獻典藏,為運河申遺提供理論和史料依據。大力創作運河文化藝術精品。
舉辦“大運河文化節”
今年下半年,拱墅區又一張特色文化金名片——“大運河文化節”就將精彩亮相。“大運河文化節”將成為展示拱墅運河文化和加強運河沿線城市互動交流的平臺。屆時,將有大運河論壇、國際騎游大會、運河美食節、運河龍舟賽、運河煙花大會等系列主題活動。
江橋暮雨、陡門春漲、夾城夜月等湖墅八景一一重現,“運河第一香”香積寺、御碼頭、大兜路歷史街區、小河直街、橋西直街、北星公園、半山國家森林公園等運河沿線一大批景點舊貌換新顏,來拱墅做一次深度文化游已成為游客的新寵。
未來,拱墅區將把運河沿線的景區景點、歷史文化遺存、生態公園等串珠成鏈,積極創建4A級景區,打造世界級旅游產品。與此同時,還將著力于運河 旅游產品的設計、推廣,帶動特色街和風情小鎮發展,精心設計打造富有運河特色的文化演藝項目,加快形成運河演藝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