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財政部發布公告顯示,將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對海南離島免稅政策部分內容進行調整。其中,將海南離島旅客每人每次免稅購物限額從原來的5000元人民幣調整至8000元;免稅商品品種也擴大至21種。有分析指出,此次調整將將明顯刺激海南免稅市場規模增長并進一步刺激國內的消費需求,將中高端消費拉回國內。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放寬
根據財政部10月24日的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發揮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以下簡稱離島免稅政策)效果,支持海南加快國際旅游島建設,國務院決定調整完善離島免稅政策部分內容,并將從下月起正式執行。
2011年3月24日,海南試點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實施細則正式出臺,細則規定,海南離島免稅政策適用對象是年滿18周歲,乘飛機離開海南本島但不離境的國內外旅客,也包括海南省居民。調整后,政策適用對象的年齡條件放寬到年滿16周歲。在免稅商品品種方面,這次調整增加了美容及保健器材、餐具及廚房用品、玩具等3類免稅商品品種。調整后,品種擴大到21種。
此外,醉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政策調整,還將離島旅客每人每次免稅購物限額調整為人民幣8000元,即單價8000元以內(含8000元)的免稅商品,每人每次累計購買金額不得超過8000元,同時適當提高購買免稅商品數量范圍。
不難看出,無論是年齡還是購物額度的調整,政策的一系列變化都旨在放寬限度,從而刺激國內居民的消費。今年以來,離島免稅政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上半年,三亞、海口兩家免稅店對離島免稅旅客銷售免稅品價值11.86億元,提貨總人數58.5萬人次,分別比去年下半年增長55.5%、54.8%。
據中國廣播網24日報道顯示,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認為,這將明顯刺激海南免稅市場規模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海南進口商品的消費,也有利于游客購買更多的免稅商品。
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黃金周,更是引爆了海南兩家免稅店的消費熱潮。經過一年半的經營,海南免稅店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愈發顯現,今年,到免稅店購物已經成為海南旅游活動的重要選項。
據《海口晚報》9日報道,僅9月30日至10月6日,三亞免稅店就接待游客約8.64萬人次,營業收入約6296萬元。當時,很多游客在購物時還反映,每人每次5000元的免稅購物限額偏低,很難滿足購買高檔商品的需求;此外對單價超5000元物品征收物品進口稅,使免稅店商品價格競爭力不高,希望國家能根據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實施情況。
中高端消費如何拉回國內?
從去年開業之初的屢遭瘋搶,到今年黃金周的備貨充足、營收喜人,海南兩家免稅店的經營已逐漸步入正軌。與此同時,在試點一年半后對政策的適度放寬,也必將會增強國內消費群體的消費信心,擴大內需的同時,努力將中高端消費拉回國內。
對此,趙萍認為,這一次離島免稅政策進行調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留住海外消費。但她也強調,8000元的消費限額仍舊太低,消費者在離島免稅店買商品也不得不交關稅,免稅的政策很難享受到。所以,如果消費者有更多的出國機會,并不會為了購買免稅商品,而刻意到海南旅游。
雖然,離島免稅政策還不能完全滿足旅客對奢侈品的消費需求,但不可否認的是,三亞免稅店已成為眾多游客來海南旅游的必選項目。據了解,多數去海南旅游的國內游客仍以觀海賞景為主,但仍會將免稅店購物、采購當地特產等作為旅行尾聲的選擇。
除了購物額度的限制,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醉大挑戰仍然來自于國外。根據有關統計,歐洲市場上奢侈品消費總額的46%是中國人消費的,北美奢侈品市場25%的份額也是中國人支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