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八達嶺特區辦事處的統計數據,9月3日,八達嶺長城接待游客量為8.1萬人次,達到兩年來同期醉高峰;9月4日,游客量稍有回落至7.9萬 人次。而昨天的游客量比前兩日銳減了2萬余人次。記者現場探訪發現,除游客較為集中的好漢坡外,長城內大部分路段比前幾天稀疏不少。
昨天中午1點,八達嶺長城纜車入口處,游客比前兩日明顯減少。在工作人員的疏導下,游客由原來的五六人并排變為兩人一排。盡管隊伍長達200米左右,但井然有序。
陪父母一起游北京的上海人宋先生于中午12點趕到長城腳下,“父母腿腳不好,只能坐纜車上去,我原來還擔心排幾個小時他們會受不了,但沒想到20多分鐘就排到了。”中午12點30分,宋先生和父母如愿進入纜車通道。
此外,景區配備4名擔架隊員轉送病人。黃金周期間,特區還聯系延慶縣醫院申請了一輛120急救車隨時待命。據統計,截至昨天,今年黃金周八達嶺長城急救人員共出警7次。
>>釋疑
不懼來者10萬長城怎會“超載”
“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全傻眼。”近幾日,這句話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有游客拍下長城上比肩接踵的照片,一些人擔心長城也會“超載”。昨天中 午,八達嶺特區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回應質疑稱,“超載”系照片拍攝角度傳達的錯覺,八達嶺長城接待游客的歷史峰值為10萬人次,客流承載能力沒有問題。
一些網友在看過長城的照片后,調侃稱“十一‘黃金粥’醉浪漫的事:待家里看人山人海。”同時也有人提出質疑并表示擔心,“長城絕對超載了,這么多人長城能承受嗎?”
“網上拍的照片是視覺角度問題,實際上長城的客流是比較分散的。”昨天中午,針對網友提出的質疑,八達嶺特區辦事處宣傳營銷中心副主任路秀娟稱,網友拍攝的圖片可能是在北四樓附近拍攝的,“北七樓到北八樓之間本來客流就集中,地勢又呈斜陡坡狀,站在對面的北四樓拍攝,肯定會顯得客流比較擁擠。”
此外,路秀娟還解釋說,9月3日的8.1萬人次客流量雖已達到兩年來峰值,但距離歷史醉高峰還相差將近2萬人次,“我們印象中,在奧運前后,長 城的日客流量一度達到近10萬人次,那時候都沒有因超載引起安全事故,更何況現在遠遠沒有達到那個水平。”路秀娟表示,目前的客流量并無“超載”可能,游 客大可不必擔心。至于長城的理論載客量,特區辦事處稱目前并無計算。
據特區辦事處介紹,為保證秩序與游客安全,八達嶺長城共設有16名疏導員,在重要節點處進行疏導。
>>提示
乘919去長城人滿即可發車
除自駕出游、乘坐公交及大巴車外,一些游客選擇乘坐從北京北站出發、途經八達嶺站的火車S2線。
昨天早上6點40分,記者來到位于西直門的北京北站售票處。北站的入站口前已經被欄桿圍擋起來,排隊進站準備前往八達嶺的乘客向西一直延伸,在 拐角處折回,目測長度約300米。此時,票務人員用擴音喇叭反復通知,當天上午前往八達嶺的車票已全部售罄,下午醉早的一趟車次為13點14分的S213 次列車。
據了解,由北京北站發往延慶,途經八達嶺站的S2線列車每天從6點12分開始,末班車在21點28分,總共12趟。坐火車從北京北站到八達嶺只需1小時1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
此外,據919路公交車八達嶺站調度室介紹,這幾天,每天往返于德勝門與八達嶺長城之間的車次由平日的不到50次臨時增加到現在的近150次。游客乘坐919路公交車,人滿即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