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走進松潘縣山巴鄉上磨村,村莊依山傍水,經幡、轉經房、古老的水磨與小橋流水融為一體。2010年,上磨村被確定為阿壩州精品旅游示范村,松潘縣請來公司對精品村實行一體化建設,建設“山水藏寨、酒店村莊”,把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旅游服務業中去,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看幸福變遷農房變酒店村民當老板
澤仁明是上磨村的一名的藏族姑娘,30歲的她穿著職業西服,正忙著給前來住宿的旅客服務,舉手投足像一位“白領”。澤仁明說,當她得知村上鄉村旅游接待采取 “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后,立即把牛羊賣了,將富余的房屋按照統一規劃進行改造,租出來搞旅游接待。
租房的是梁金田,廣東人,看重上磨得天獨厚旅游資源,按照松潘縣規劃方案,先后與政府一道共投入資金約3000萬元,完成了全村84戶農房的維修加固和建筑風貌改造。通過一年多的建設,2011年7月1日,集住宿、餐飲、休閑、會議和人文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山水藏寨、酒店村寨開始營業。從此,和澤仁明一樣生活在山水間的上磨村人實現了從半農半牧生活到旅游創業致富的大跨越。
“澤仁明不僅是我的員工,還是我的老板。”梁金田笑道。酒店與當地農牧民簽訂了10年合同,他除了每月要向澤仁明支付1800元員工工資外,還要向這位房東一次性付清5年租金。“澤仁明家出租的房子面積500平方米,每平米每月9元,5年下來,租金20多萬元。”
聽幸福心聲日子紅火生活幸福
目前,上磨村酒店有138名員工,本地員工占70%。在酒店正式運營前,酒店對104名村民進行了培訓上崗。經過培訓,澤仁明實現了在家上班的夢想。
“培訓后,自身提升很大!”澤仁明說,培訓的過程對于她來說至今記憶猶新。不會說普通話、不會接待禮儀,在老師的嚴格培訓下,這位初中畢業的藏族姑娘漸漸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每天培訓完后,澤仁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請一同參加培訓的大學生胡敏幫忙打開電腦,練習普通話和溫習培訓內容。
“她學習認真,還挺‘潮’。”胡敏笑道。看見胡敏玩手機微信,澤仁明頓時就來了興趣,興致勃勃地要學。
“這兒,不能落后!”澤仁明指了指腦袋。在上磨村,抱著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設在村委會的農村書屋里,擠滿了看書的群眾。
“在家上班能照顧老人和小孩,收入也固定,老公做建筑活兒還能掙五六萬。”澤仁明說,“現在的日子過得很紅火,也很幸福。”